东北焖子是什么材料做的(焖子:一块淀粉,凭什么能征服北方?)

更新时间:2024-11-07 08:55:29

蔡澜有一篇文章记述了他的大连之行,特别提到了菜市场里的焖子。

“小贩小火加热,放进切成小块的焖子,用筷子翻动把皮煎得焦黄,放入盘中备用。另一厢,用臼子里捣碎的蒜泥、小磨磨出的麻汁,大量地淋在刚煎好的焖子上面……就那么一吃,哈哈,中了焖子的毒。”

焖子,其实就是地瓜淀粉与水混合、搅拌、加热、凝固成的胶状的块,然后再切成小块,小火少油,慢慢的煎至两面金黄。

在北方很多地区,这样热乎出锅的焖子,搭配不同的配料,咬下去,软、糯、香、脆,尽在口中。

01焖子,大连人的乡愁

对于远离家乡的大连人来说,最怀念的味道不会是什么生猛海鲜,而是焖子。

街边的一个小门脸,支上一大口平底锅,焖子就在锅里滋滋啦啦的作响,一阵小风吹过,没有大连人能抵抗得了这音效和香气的双重诱惑。

制作焖子的原料特别简便,就是地瓜淀粉和水混合,一边加热,一边搅打成半透明的糊状,所有做焖子也被叫做“打焖子”。

打焖子一般用地瓜淀粉,也就是红薯淀粉。与其他种类的淀粉相比,地瓜淀粉是所有淀粉里颜值最低的一种——黑,但是劲力却特别强,所以焖子才能够在锅中久煎不烂。

红薯淀粉

虽然大连人至爱焖子,但是它的起源并不在大连,而是在渤海对岸的山东烟台。

据山东福山烹饪协会编撰《鲁菜之乡——福山》中记载,焖子是山东烟台芝罘岛的门氏兄弟不经意中创制出来的。

一百多年前,门氏兄弟在烟台以卖粉条为生,有一天粉坯做好了,却因为下雨,做不成粉条。情急之下,门家兄弟请来乡亲们,吃用油锅煎炒的粉坯。

为了防止吃坏肚子,门氏兄弟特意将山东特产的大蒜捣成蒜酱拌在油煎粉坯中,没想到这无奈之举居然得到好评。于是在大家的建议下,门家兄弟支锅立灶改做卖油煎粉坯,当食客问及名字时,门家兄弟想了想自己的姓氏,随口说出“门子”,后来又觉得不妥,取名为“焖子”。

后来,随着闯关东的人潮来到大连,鲁菜和各种小吃也接踵而来,其中也包括焖子。

在缺吃少穿的年代,焖子是改善人们匮乏口味的小吃,随着物质渐渐充裕起来,焖子成为一代大连人的童年记忆。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以后,在大连街头,经常可以看到商贩推着小车或者搭个小棚卖焖子。

更常见的其实是在菜市场,大人们进去买菜,孩子们坐在焖子摊上,用两根细细的铁丝“窝”成小叉子,扎起一块煎得焦黄的焖子,小心翼翼地放进嘴里。

对于大连人来说,焖子必须有“ge”。大连话里的“ge”,其实是煎过之后,最外边那一层焦脆的外壳,它就像广东煲仔饭里的锅巴那样迷人。

为了吃到更多的“ge”,大连的焖子从来都不会方方正正的,而是各种不规则的形状,力求增大表面积。

煎好的焖子外脆里软,浇上蒜水和麻酱汁,口水立马就流下来了。

到了上世纪90年代之后,焖子更是从街边小吃走进了饭馆酒楼,搭配海参、虾仁、螺片做出的三鲜焖子,也成为大连菜的代表之一。

02离开大连,到底还有多少种焖子?

大连人爱焖子,不过焖子也不是大连独有的。

有一年,在河北秦皇岛,一位同学拉着我说,带你吃一下我们秦皇岛的特产——炒焖子。

端上来和大连的焖子一比,不能说很像,简直就是一毛一样。

直到去的地方越来越多,才知觉,焖子在整个北方是一种普遍的存在。

烟台是焖子的起源地,与大连隔海相望,两地的焖子无论是制作、味道还是吃法都差不多。

同样的地瓜淀粉,同样的麻酱蒜水,甚至还有同款吃焖子的铁丝叉。

唯一稍有不同的是,烟台的焖子还会加入虾油、虾酱调成的料汁,吃起来海味十足。

其实,很多年前,大连的焖子也有加虾油的,只是这些年越来越少见了。

除了大连、烟台、秦皇岛,类似的吃法、做法在很多地方都存在,比如在丹东,焖子会切得更方正一些;到了吉林,焖子则改名“煎粉儿”,虽然名字换了,但东西还是那些东西。

到了天津,焖子就变得有些不一样了。

“二月二,龙抬头。”在天津人的日子里,二月二除了剪头发,另一件必须要做的事情就是吃焖子。

天津的焖子和大连、烟台的不一样,是用绿豆面儿做成的,色泽青碧,又有一些隐约的透明,远看很像一大块青玉或者翡翠。

下锅的时候,切成方方正正麻将块一般的大小,在平底锅里,用一点点油小火煎,煎到几面都出现金黄的“嘎儿”,然后拌入麻酱、盐、蒜汁儿和醋,就可以吃了。

绿豆面儿做出的焖子,口感更加细腻柔软。有的天津人家甚至还会把焖子、炒合菜一起卷到春饼里,永恒的碳水配碳水,大饼卷一切。

会用绿豆面儿做焖子的不只是天津人,远在大西北的乌鲁木齐人,也有用绿豆面儿做焖子的习惯。

调味料也大差不差,不过淋上新疆的辣椒,焖子味道会更香。不同的是,乌鲁木齐人会在农历三月的阳春时节吃焖子。

进入河北,焖子画风突变,从纯素的淀粉,到开始有了肉类的存在。

河北定州,当地人把瘦肉绞成小块(可不能完全绞成肉泥),放到红薯淀粉糊中一起熬煮、结块、过凉水、晒干,最后再经过一道熏制。

这一流程与京津地区做“粉肠”的工艺很像。这样繁琐工艺做成的定州焖子,就像是一根硕大的香肠,当地人也俗称“肉灌肠”。

切片后,无论是蒸、炒、炖、拌,都能吃到扎扎实实的肉感。

除了直接加肉,也有借助了肉味儿的焖子,那就是驴肉火烧里的焖子。

在驴火届打得热火朝天的河间派和保定派,却能在一件事情上达成共识——焖子。

煮完驴肉的汤和油,绝对不能浪费,把汤烧开,加入淀粉,一边搅拌,一边倒入驴油,直到粘稠之后,放冷凝结成冻,就是驴肉火烧中的焖子。

无论是河间派还是保定派,都有在驴肉火烧中加入焖子的做法,对于食客来说,一方面降低成本,另一方面相比于酥脆的火烧和香韧的驴肉,焖子提供了更丰富的口感,软糯与酥脆,刚柔并济。

从河北再到河南,禹州的焖子是不加肉的,却又做出了十足的肉感。

禹州的粉条冻干煮软,再加入红薯粉搅匀,入屉蒸成一大块。做出来的禹州焖子,煎、炒、烹、炸、炖或是凉拌,甚至可以取代肉的存在。

其实,焖子这种小吃的出现,很大程度上是因为物质的不充裕,焖子既能提供与肉有那么一点点类似的口感,也能有当时并不是太充足的油脂香气。

类似的物质组合,除了焖子,其实还有陕西的炒凉粉、北京的炸灌肠等等。

时至今日,我们其实早就摆脱了肉食短缺的窘迫,但对于焖子,很多地方却没有失去热情,这当然是因为,对于脂肪和碳水这个黄金组合的热爱,已经深深地印刻在我们的基因里。

同时,焦脆的外壳,软糯的内心,这种外酥里嫩反差口感,也总是被人追逐。

就算它不再稀缺,也总会让人念念不忘。

相关推荐

为什么极简装修这么贵(极简装修不等于简单装修)

近几年很流行一种风格就是极简风格。但是很多人不知道,做极简风格是相当费钱的,今天我们就来盘点一下极简风装修到底哪些方面比较费钱。看好你的荷包。第一、在极简设计中,墙面是一个重点项目。墙面找平一般装修采用的方式都是顺平,对墙面平整度要求并不是非常高。一般顺平40左右一个平方。但是如果你做极简风格,衣柜

2025-04-02 00:35:45

铜为什么辟邪(铜雕塑在风水中的作用)

动物雕塑摆件铜工艺品雕塑摆件  铜雕塑在风水中的作用:  风水中,有很多理气上的煞气都属五行中的土,尤其是最大的凶煞,五黄大煞,属于土与火的五行,而化解这些煞气,都以五行金为上选,因为土生金,金可以洩去土的气;而化解重洩不重克,所以化解五行火,也可以用金,以金来耗火气。  而属金的当然是用金属了,金

2025-04-01 11:01:24

除湿剂为什么会变成水(除湿产品吸附剂:实验室成分分析配方还原)

潮湿闷热的天气,除湿又成了家居生活中的一大难题,市场各种五花八门的除湿产品更是到了拼销量的时候,其实不管是什么除湿产品,都是通过内部的干燥剂,逐渐吸收空气中的水分,将气态水转化为结晶水、液态水或其它形式,从而达到除湿效果。今天微源检测配方分析实验室利用除湿的热门产品:除湿袋中吸附剂原料的成分分析以及

2025-04-01 08:14:04

为什么要喷塑(浅谈加工中心喷塑的优势)

浅谈加工中心喷塑的优势喷塑是将塑料粉末喷涂在零件上的一种表面处理方法。是一种较为普遍的金属表面处理的装饰技术。晨灿机械加工中心全部采用喷塑工艺,与普通的喷漆相比,喷塑的优势体现在:1、防腐防蚀耐磨喷塑可以在物体表面形成坚韧的防护层,从而起到防腐、防蚀的作用,延长物体的使用寿命。喷塑涂层强度较高,可增

2025-04-01 06:24:52

房子为什么不能朝正南(建房俗语:做屋不朝北,朝北就主绝,为何得不到有些地区认可?)

“做屋不朝北,朝北就主绝”,是过去流传在我国部分农村的一句建房朝向问题的俗语。为什么说这句俗语,只是在部分农村流传,而不是在所有的农村流传呢?主要是这种建房习俗,只适用于部分农村建房,对另一些地方的农村建房是不适用的,也就得不到认可。有一些农村现在仍然遵循“做屋不朝北”这一规则,但有一些地方,根据当

2025-04-01 04:13: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