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万里是哪个朝代的诗人,欧阳修的“超级崇拜者”

更新时间:2024-11-21 09:44:42

  杨万里(1127—1206年),字廷秀,号诚斋,南宋吉州吉水人(今江西省吉水县人),著名文学家、爱国诗人。北宋文坛领袖欧阳修是他最崇敬的人,又是他的同乡前辈,所以他时常追念和推崇欧阳修,这在他的诗文中就有很多的体现。

一、赞赏欧阳修的文学贡献

  杨万里十分尊崇欧阳修的文宗地位。在《问本朝欧苏二公文章》一策中,他认为欧阳修、苏轼之文是“传斯文之骨气,上以窥孔孟之堂奥,下以蹑诸公(指贾谊、董仲舒、司马迁、扬雄、韩愈、陆贽)之轨辙”。他曾自豪地说:“非吾宋欧阳六一(即欧阳修)、眉山东坡,谁足以当其任哉?六一先生之文,今天下人人读之,学者人人师之。”并认为欧阳修是“倡于前”,而苏轼是“踵于后”。在《陈养廉墓志铭》中又说:“六一皇皇,仁义其相,金玉其章,与韩相望。”直接将欧阳修的文学地位视同于韩愈。在为其师刘才邵所作的《杉溪集后序》中又说:“在仁宗时,则有若六一先生主斯文之夏盟;在神宗时,则有若东坡先生传六一之大宗;在哲宗时,则有若山谷先生续《国风》《雅》《颂》之绝弦。”认为是欧阳修、苏轼和黄庭坚三位先贤先后主盟了北宋文坛,从而造就了宋代文学的辉煌局面。在《沙溪六一先生祠堂记》中又云:“盖自韩退之没,斯文绝而不续,至先生复作而兴之。”认为继韩愈之后,是欧阳修重新扛起了文学复兴的大旗。所以他说:“本朝二百年矣,而所师尊者惟先生一人,何其齐哉!……若先生者,天下后世之师也。”认为欧阳修乃宋代两百年当之无愧的文学复兴者,是天下后世之师,并感慨:“自眉山之苏、豫章之黄相继沦谢,先生之徒党无在者。”这话的意思是说,自从苏轼、黄庭坚相继去世后,欧阳修先生的徒弟再也无人接续了。可见,杨万里对欧阳修在文学上的贡献颇为称许的。

二、评说师友常念及欧阳修

  杨万里评说家乡吉州的师友时,总会自然地想起同乡前辈欧阳修,并将师友与他相比。隆兴元年(1163年),杨万里在杭州拜见同乡胡铨,奉送了一首七律诗,首句即称:“澹翁(胡铨)家近醉翁(即欧阳修)家,二老风流莫等差。”他把胡铨与欧阳修相提并论,认为两人在忠贞报国和文采风流方面都是相差无几的。淳熙十五年(1188年),杨万里为恩师王庭珪的文集作序,在序中他说:“庐陵(吉州的古称)自六一之后,惟先生可继闻者。”认为在家乡吉州,其时只有王庭珪能继承欧阳修的文学传统。对于同乡文学家周必大之兄周必正,他在致信中称其“学诣三五之源,文传六一之统”,认为他亦有欧阳修的文学传统。对曾为吉州录事参军的谢谔,杨万里在为谢谔撰写的神道碑中称:“公之文,大抵祖欧阳公与曾南丰。昌国(谢谔)之文,如《送陈独秀序》甚似欧,而《南华藏记》甚似曾,皆我所弗如也。”认为谢谔为文甚似欧阳修和曾巩,并自叹不如。在为同乡好友欧阳绍之的“醉乐堂”写记时,他便想起了欧阳氏之源流及欧阳修的《醉翁亭记》,他说:“吉州之欧阳氏派为三支:一支为永丰之欧,六一先生是也;一支为庐陵之欧,近世诗人伯威是也;一支为安福之欧,今奉议郎赐绯鱼袋绍之是也。”并认为欧阳绍之将该堂取名为“醉乐”,就是“师我醉翁”,即模仿欧阳修。可见,杨万里常把欧阳修作为乡贤前辈挂在心上,这也是他追慕欧阳修的一种表现。

欧阳修画像

三、多次追念欧阳修的往事

  杨万里在生活中也时常谈论欧阳修的往事。如他在上奏光宗皇帝的第一札子中,痛陈“朋党之论”的危害,就引用发生在欧阳修身上的史实作了论证。他说,北宋仁宗时,由于宰相吕夷简与谏官范仲淹之间的矛盾,最后导致范仲淹被罢黜。由于欧阳修等支持范仲淹的改革,所以谏官高若讷诬指欧阳修等人为范仲淹之党,并将他们全部贬逐。不久仁宗皇帝醒悟,重新大用范仲淹并召用欧阳修等人。又如,杨万里为左丞相兼枢密使的虞允文撰写神道碑,作成之后,虞氏二子不大满意,并提出了一些莫名其妙的要求。杨万里碰到的这个事情与欧阳修曾经的遭遇十分类似。因此,在《答王监簿》中,杨万里回忆说,欧阳修曾为范仲淹撰神道碑,其中有说范仲淹与吕夷简之间后来矛盾消除并欢然言和一事。而范仲淹的儿子范纯仁不认可此事。所以刻石的时候,竟然把那节内容删除了。因此,杨万里感慨:“范氏子弟不知六一之深旨,往往不快。”另外,在《诚斋诗话》中,杨万里还记载了苏轼应试得欧阳修称赞一事,即苏轼参加由欧阳修主考的礼部省试时,答卷中有“皋陶为士,将杀人,皋陶曰杀之三,尧曰宥之三”之句。欧阳修不知此典故出自何处,便问苏轼。苏轼告诉欧阳修“事在《三国志·孔融传》注”。但欧阳修还是找不到,再问苏轼。苏轼则详细复述了《孔融传》中曹操与孔融的对话,并说自己就是据此内容推测而来的。欧阳修听闻后惊喜道:“此人可谓善读书,善用书,他日文章必独步天下!”可见,杨万里对欧阳修的生平事迹也是极为关注和熟悉的。

四、三次为欧阳修祠堂作记

  出于对欧阳修的敬仰,杨万里曾三次为欧阳修祠堂落成作记。在欧阳修故里——江西省永丰县沙溪镇,旧有纪念欧阳修的祠堂,但因当时欧阳修的亲人及子孙远居他乡,故数十年之后,墙屋坍塌,久而未葺。后来沙溪士人陈养廉在原址上重建了欧阳文忠公祠堂。淳熙十三年(1186年),杨万里为之作《沙溪六一先生祠堂记》,表达了在欧阳修家乡为其建祠的必要性及尊崇欧阳修文化精神的重要性。不仅如此,祠堂新建者陈养廉逝世后,杨万里还特意为陈养廉撰写了墓志铭,称其是他从所未见、卓尔不群的“独立之士”,并赞赏其为重建祠堂鞠躬尽瘁的精神。绍熙元年(1190年),方崧卿到任吉州知州。他发现吉州治所内尚无祭祀欧阳修之场所,便在治所旁边新建了“六一堂”,并绘制欧阳修画像和摹刻欧阳修遗墨置于其中。后应方崧卿之请,次年五月,杨万里作《吉州新建六一堂记》相贺。他说,欧阳修离世已百余年,其在颖州(今安徽阜阳)之“六一堂”已成为荒烟野草,而今新建的“六一堂”终于回归吉州,这既是天意,也是人意。对家乡新建“六一堂”,杨万里表现出一种自豪之感。最后,他高度赞赏方菘卿之作为。嘉泰三年(1203年),胡元衡任职吉州,感于此地是欧阳修的家乡,于是他又倡建六一先生祠。他将原“六一堂”对面的一处旧亭撤去,并增建一室,改为“六一先生祠堂”,并立欧阳修的塑像于其中,以为祭祀。祠堂建成后,胡元衡致信并嘱托杨万里作记。次年,杨万里即作《六一先生祠堂碑》,详述了建祠之起因与经过。可见,短短十余年间,奔波于官场的杨万里欣然为欧阳修的祠堂作记三篇,表现出对欧阳修的无限感怀与崇敬。

  正是杨万里对欧阳修有一种特殊的情怀,故而也深深影响到了他的子女。如杨万里的儿子杨长孺对欧阳修也是十分敬仰的。他曾称颂欧阳修是“一代文章冠冕者”,并直言南宋馆阁之臣汪藻、孙觌、洪迈和周必大等四人的文章远远不及欧阳修。可见,他对欧阳修的尊崇并不亚于其父杨万里。因此,当朋友问及杨长孺家乡的特产时,他总自豪地笑着说:“他无所产,但产一欧阳子耳。”

 

相关推荐

为什么极简装修这么贵(极简装修不等于简单装修)

近几年很流行一种风格就是极简风格。但是很多人不知道,做极简风格是相当费钱的,今天我们就来盘点一下极简风装修到底哪些方面比较费钱。看好你的荷包。第一、在极简设计中,墙面是一个重点项目。墙面找平一般装修采用的方式都是顺平,对墙面平整度要求并不是非常高。一般顺平40左右一个平方。但是如果你做极简风格,衣柜

2025-04-02 00:35:45

铜为什么辟邪(铜雕塑在风水中的作用)

动物雕塑摆件铜工艺品雕塑摆件  铜雕塑在风水中的作用:  风水中,有很多理气上的煞气都属五行中的土,尤其是最大的凶煞,五黄大煞,属于土与火的五行,而化解这些煞气,都以五行金为上选,因为土生金,金可以洩去土的气;而化解重洩不重克,所以化解五行火,也可以用金,以金来耗火气。  而属金的当然是用金属了,金

2025-04-01 11:01:24

除湿剂为什么会变成水(除湿产品吸附剂:实验室成分分析配方还原)

潮湿闷热的天气,除湿又成了家居生活中的一大难题,市场各种五花八门的除湿产品更是到了拼销量的时候,其实不管是什么除湿产品,都是通过内部的干燥剂,逐渐吸收空气中的水分,将气态水转化为结晶水、液态水或其它形式,从而达到除湿效果。今天微源检测配方分析实验室利用除湿的热门产品:除湿袋中吸附剂原料的成分分析以及

2025-04-01 08:14:04

为什么要喷塑(浅谈加工中心喷塑的优势)

浅谈加工中心喷塑的优势喷塑是将塑料粉末喷涂在零件上的一种表面处理方法。是一种较为普遍的金属表面处理的装饰技术。晨灿机械加工中心全部采用喷塑工艺,与普通的喷漆相比,喷塑的优势体现在:1、防腐防蚀耐磨喷塑可以在物体表面形成坚韧的防护层,从而起到防腐、防蚀的作用,延长物体的使用寿命。喷塑涂层强度较高,可增

2025-04-01 06:24:52

房子为什么不能朝正南(建房俗语:做屋不朝北,朝北就主绝,为何得不到有些地区认可?)

“做屋不朝北,朝北就主绝”,是过去流传在我国部分农村的一句建房朝向问题的俗语。为什么说这句俗语,只是在部分农村流传,而不是在所有的农村流传呢?主要是这种建房习俗,只适用于部分农村建房,对另一些地方的农村建房是不适用的,也就得不到认可。有一些农村现在仍然遵循“做屋不朝北”这一规则,但有一些地方,根据当

2025-04-01 04:13:52